書籍資訊:(資料來源:博客來)

1. 宣傳詞

    殺誰都行,反正我只是想被判死!

  為什麼,有人會淪為無端殺人的加害者?

  為什麼,身為受害者家屬,他還願意擔任無差別殺人犯的辯護律師?

2. 故事簡介

   五年前,律師余雲智因一樁隨機殺人案而痛失愛妻,凶手卻在獄中自殺身亡,犯案動機成謎,也在余雲智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與疑惑,並接受心理師諮商。

  五年後,心理師突然來訪,委託他擔任遊樂場隨機殺童案凶手的辯護律師,「難道你不想藉此了解無差別殺人者真正的犯罪動機?」幾經掙扎,余雲智決定接下挑戰,深入真相。訊息一出,社會輿論負評排山倒海襲來,但辯護工作並不順利,凶手的精神狀況始終沒有好轉,連基本溝通都困難重重,甚至在二審中,凶手更突然當庭改變自己說法,口出瘋言:「我要被判死!」

  不久後,高雄街頭發生一場警匪駁火追擊,犯人持槍奮力逃亡,過程中余雲智的助理也意外受波及中傷。余雲智從警察朋友口中得知,就在殺童案前後,社會上接連出現數起街友遭槍殺的案件,犯人各異,但凶器線索卻都指向同一把槍。余雲智開始懷疑,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無差別殺人案,幕後可能有更大的陰謀......

 

 

 

楓雨短評:

角色:9/10  邏輯:8/10  布局:8/10  寓意:9/10  類型分:8(推理)/10
總評:8.5/10

這起犯罪,所有人都是兇手。

這是我看完無恨意殺人法後,心裡冒出來的一句話。這樣的台詞其實更常出現在本格推理小說,不過仔細想想,似乎在社會派推理小說中更顯合適。

相較於本格小說著重於「如何殺人」(Howdunit),社會派推理更著重在「為何殺人」(Whydunit),如果說密室推理是本格推理小說的聖杯,那「無差別殺人」這樣讓人摸不著動機的案件,應該稱得上社會派推理的極致了。

《無恨意殺人法》便是這樣一本小說,所謂的「無恨意」指的是對被害者本身沒有恨意,但是兇手殺人的當下真得毫無恨意嗎?我想,若非是精神處於極端狀況,一個人是不太可能毫無理由殺人的,而如果一個人的精神被推向極端狀態,那背後的推手又是誰呢?這本書探討的便是這樣的主題,透過對多起隨機殺人案的抽絲剝繭,作者逐漸呈現出隨機背後的某種規律。

看這本小說時,讓我想起過去讀過的《破案之神》,不過相較於後者冷然地以科學角度剖析犯人動機,《無恨意殺人法》多了一層對犯人的同情,更別說兩本書對於死刑懷抱的立場更是有著天壤之別,讓人感受到社會派推理獨有的溫度。

作者的考據相當嚴謹,除了從角色對話中帶出專業知識外,還有許多澄清觀念的附註,其中包括多數人對「心理醫師」一詞的誤稱,事實上只存在精神科醫師和臨床心理師,「心理醫師」一詞是電影或小說很常見的訛用。

在剖析無差別殺人的論述之外,作者也發揮了小說家的天賦,將主角設定成一名曾因隨機殺人案喪妻的律師,多年後卻被委託作為另一起隨機殺人案的辯護律師,從根本上創造出角色內心矛盾,也讓相關議題的辯證顯得更加立體。首先,就是關於主角該不該接下辯護一職,雖然從劇情後續發展,我們可以明確知道主角一定會接下任務,不過相關思辨還是相當精彩,尤其是從情感面出發,主角會不會因為過去的仇恨而下意識地轉嫁在眼前的被告,便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另外,作者很具象化地還原民眾對於死刑存廢的討論,這當中存在理性分析的,也存在情緒性的攻訐,當那些攻擊和惡意聚集到單一的主角身上時,那種無力感是不可言喻的,也更顯主角的渺小脆弱。

本身作為一名創作者,看到小說後半的時候其實帶著點擔憂,因為如果故事貼近現實面收束的話,很難寫出一個恰當的結局,不過如果要在這之中增添一點奇想的話,又會和前段貼合現實的風格顯得格格不入。從結果上看來,作者是選擇了後者,但是沒有讓故事完全偏離現實,火候抓得算是相當恰當,而且當真相大白時,我很驚訝地發現自己對犯罪者沒有太大的憤怒,而是在心裡嘆了口氣:「都是可憐人啊!」看來,故事的鋪陳已經改變了我觀看世界的角度。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成功的社會派推理作品,從一起社會矚目的隨機殺人案出發,從當中不斷引申、抽絲剝繭,為的就是替這個讓人毫無頭緒的悲劇尋找原因,算得上我們這個時代的「傷痕文學」,雖然近十年沒有出現戰爭或是大革命,不過這樣近乎毫無來由的殺人案,還是撕裂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造成不少人的精神創傷,這時亟需要一本作品重新修復人們破碎的心,希望大家能看看這部作品,或許我們讓下一代不用再承受同樣的傷痕。

 

 

如果想了解更多台灣推理的作品,歡迎關注FB專頁台灣推理推廣部

 

也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專頁楓雨的創作者筆記

 

 

同場加映:

葉桑—窗簾後的眼睛—情感線索的犯罪地圖

提子墨—星辰的三分之一—瑰麗的英倫犯罪迷宮

天地無限—第四名被害者—被血腥味操控的城市

arrow
arrow

    楓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