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資訊:(資料來源:博客來)
1. 宣傳詞
如果卜洛克的馬修史卡德讓我們理解紐約的邊緣,臥斧則是以碎夢系列讓我們理解臺北的道德墮落。
趁著颱風天讀完了小說,看到劇情中有太陽花、非法移工、新二代、仲介、外配,感覺滿有趣,應該是目前臺灣的小說中少數可以把這麼多社會議題和多元族群置入的一本小說。──廖雲章
2. 故事簡介
我正在聽莫里森的〈抵達夢土通知我〉。這城對阿嘉莎而言,是她心目中的夢土嗎?現在阿嘉莎去世了,該通知誰呢?
三月某一天晚上,抗議進入第N天,民眾已試圖占領我城的行政機關……然而就在緊鄰的暗巷,在交通事故中失去記憶的主角,遇到了被虐打並割掉雙耳的東南亞移工阿嘉莎,但死的不只有她一個……我城依然持續墮落。
《抵達夢土通知我》是延續《碎夢大道》卻可以單獨閱讀的作品,這個系列中作者臥斧塑造失憶的主角,以一起起親歷事件解剖臺灣社會近年來經常出現的問題。以這個主角為系列的作品,目前處理過街友死亡、都更地區無故起火等議題,夢土則是以移工連續死亡案件為主要梗概。
雙線進行的故事中,有超現實的能力、推理的情節、殘酷的謀殺,以及偏執的愛情,亦會看到移工工作、生活與娛樂的空間如何與城市交疊,並以占領運動為大背景,描繪城市既有在夜店醉生夢死的族群,也有為政治自主而激動的人們。所謂世界,就是眾人夢土的總和。
楓雨短評(無劇透):
角色:9/10 邏輯:9/10 布局:9/10 寓意:9/10 類型分:9(社會派)/10
總評:9/10
因為當時對台灣推理的閱歷尚淺,這算是我第一本讀到的台灣社會派推理小說,而且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把臥斧歸為近似伊坂幸太郎的作家,儘管伊坂的小說不時透著對小人物的關懷以及生命苦澀的洞察,但是對於大時代動向,大概只有一本「魔王」有較深入的探討(我也尚未把伊坂的作品全數讀完,如伊坂還有其他社會派的作品,就請其他先進指教了),而我一度也以為臥斧是這樣的作家,直到看了此作之後,才發覺了臥斧老師深沉的一面。
就如書封所述,這部作品內容影射了太陽花學運,而且還巧妙地將這個主題和台灣新住民連結了起來。儘管多數台灣人都自認是這座島嶼的主人,但因為歷經多國政權的文化洗禮,我們反倒對自己的土地陌生了,甚至對自己的存在感到不確定,以此觀之,我們又和那些漂泊來台的新住民有甚麼區別呢?在這座我們自以為家鄉的城市裡,我們其實都是漂泊者。
為了處理這樣的題材,臥斧很聰明地利用了手中現有的素材,也就是前作「碎夢大道」裡的主角,一名失去記憶的偵探,一名真正的漂泊者。失憶偵探並不新鮮,作者卻成功地為這樣的角色找到了一個恰當的背景,一座充滿漂泊者的城市。
在這部作品中,臥斧依舊保有他的魔幻寫實風格,最明顯的就是他賦予主角閱讀他人夢境的能力,之後又添加了一些魔幻元素,為了避免劇透到未讀的讀者,這裡就暫且按下不表。不過可以在這裡稍作提醒的是,因為存在這些魔幻元素,因此推理的成份並沒有想像的多,此作更著重的應該是「動機」,而且並非個人的動機,而是「環境的動機」,為什麼這樣的環境會誕生如此的犯罪,我想才是此作的核心命題。
標題《抵達夢土通知我》,其實包含著三個疑問,第一個是能不能抵達,第二個是夢土存不存在,第三個則是抵達夢土後,有沒有能夠通知的人。對於參與學運的人,最重要的,當然是第一個問題,他們有很明確的夢土,所以一直想方設法想抵達;而對於像主角這樣與這座城市連結不深的人,看著場外那些反對的人,還有新聞媒體的報導,他開始懷疑是不是所有人都想著同一塊夢土,以及夢土是否真的存在;最後就是去世的阿嘉莎,她死了,究竟該通知誰呢?
全作大部份的段落都籠罩在沉重的氣氛中,只偶爾會出現幾個希望的小光點,但也正因為有這些零星的希望,整體也才沒有陷入絕對的絕望中,在深沉的黑暗中,這些光點也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如果想了解更多台灣推理的作品,歡迎關注FB專頁台灣推理推廣部
同場加映:
留言列表